中秋節賞月學生作文3篇

中秋節賞月學生作文3篇

【篇1:中秋賞月】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在這天,人們坐在月亮下賞月光、吃月餅。這不,趁著今天是中秋節,我們一家也開始賞月光、吃月餅了。

我們全家人圍站在陽台上,把大團圓月餅分成幾塊,分著吃。這時,我望向了遠處的月亮。雖然說「月到中秋分外美」,可今天的月亮似乎週身圍繞這一股叫做「思念」的愁雲。這時,我想起了遠在他鄉的好朋友——苗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描述了我此時的心情,不知她現在是否也在望著月亮,思念著遠在他鄉的我呢?只是月亮似乎讀懂了我的心思,那股愁雲已經消失了,彷彿在告訴我不要太悲傷。現在的月亮特別明亮,圓月像一隻雪球高懸中天,皎潔的月光,像水似地瀉向大地。幾朵灰白色的、輕紗似的雲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動紗巾翩翩起舞。月光灑滿了我的衣服,溫暖著我的心。我覺得太陽的溫暖過於熱烈奔放;星光又孤寂清冷了些;只有這溫柔恬靜的月光,才能這般地恰到好處。我的周圍被月光照得雪亮。月光透過斑駁的樹隙絲絲縷縷地掛下來,在地面上鋪了一層碎銀。月光照得樹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婀娜多姿的柳樹的稀疏的倩影,別提有多美了。

爸爸告訴我: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中秋那天,相傳,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那裡面有黑色的影子,那就是廣寒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和桂花樹。

我凝神望著月兒,口裡嚼著香甜的月餅,聽爸爸講著月亮的傳說,我又想起家鄉的好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篇2:賞月】

我,獨自一人靜靜地坐在窗前賞月,朦朧的月光下,月亮異常清晰,我不由得陶醉了……

今天是八月十六,人們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果真如此,月亮在我眼中時而變成圓盤,時而變成潔白無暇的珍珠,時而竟又變成了小孩子那圓乎乎的臉,真是千奇百怪!

媽媽敲敲門,端著牛奶走了進來,她輕輕地把牛奶放到桌子上,看我在賞月,便給我講起了「中秋」這個名字的由來,在這神秘的月光下,又為這個故事塗上了濃厚的色彩。原來,農曆八月十五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之為「中秋」原來是這樣呀!聽完了這個故事,我為自己又懂得了一點關於月亮的知識而感到高興,媽媽卻悄悄的走了……

望著這輪明月,我想到了李白寫的「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作者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懷疑月亮是瑤台仙境,飛到了青雲之上。這幼稚的想像令人發笑。

我還知道唐代詩人李樸的「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宋代詩人蘇軾的「暮雲收僅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這些,都寫到了月亮,從作者精彩的文筆上,我體會到了月亮的美。

抬頭望月,月亮上忽然出現了一個模糊的身影,是嫦娥姐姐,她悔恨的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那憂傷的眼神,好像在歎命運的不公,又一個忙碌的身影,呵,那不是玉兔嗎!它正在那裡匆匆忙忙地搗藥呢!

媽媽又進來了,還是那麼小心翼翼,怕打斷我的聯想,我扭過頭望著媽媽,媽媽像變戲法似的給我「變」出了一塊月餅。

品月餅,望月亮,我們倆兒其樂融融。

夜深了,月亮姐姐也要睡覺了,她找來她的雲被子,靜靜的睡著了,我也不打擾她了,拉上窗簾,躺在被窩裡,不一會兒,也進入了夢鄉。

【篇3:中秋節賞月】

中秋節又到了,一個舉國同慶全家團圓的日子,我迎著陣陣清風聞著小草的幽香我踏上了觀月的旅途。來到小花園人們的話語早已打破了秋夜的寧靜看得出人們早已等候多時了。

此刻天上的星星閃出亮光地上的小草反射出綠光學校紅樓前的燈籠發出了微微的紅光。只聽天空一聲巨響五顏六色的禮花飛上天空地上幾十雙眼睛一齊投向五彩繽紛的禮花。小朋友們開心地叫了;老奶奶們微微地笑了;年輕的阿姨們嘰嘰喳喳地樂了。

絢麗的禮花請出了今天的主角——月亮它從樹梢中緩緩升起顯得那樣高貴典雅。它披著銀紗邁著輕盈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夜空將它的美麗展示給人們。它是純潔的象徵天使的靈魂華麗而不失淡雅它白中透金白似一汪水銀金似一顆明珠。它璀璨奪目將柔和的月光灑向人間真是秋月似水啊!它的美麗令我神思萬里。

古有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今有人類登月的壯舉。月亮還是人們寄托思鄉情懷的對象古代詩人在詩中多次提到月亮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不知有多少人曾經為月亮的美麗感歎不已呀!月亮永遠是那樣皎潔高高在上。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作文
金牌測算
免費起名
免費測名
個性網名
個性簽名
個性資料